来自农业部的消息说,“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将在西部农村正式拉开帷幕。该计划通过引进、组装、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模式,达到增加西部农村能源供应量,遏制植被破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作为“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贵州、四川七省区选择了有一定工作基础、地方积极性较高的10个村开展试点工作。这一计划实施后,西部地区农民生活用能效率将大大提高,优质能源占50%左右,农民将在原有基础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掀起“绿色革命”,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强调要走一条与以往历次开发完全不同的道路,那就是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生态协调发展。
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作为根本扭转西部生态状况的治本之策已在西部付诸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7000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将全部退耕并种上林草。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陕西定边县,有个治沙劳模名叫石光银。他从1984年开始,联合171户农民成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荒沙治理公司”,先后承包了近11万亩荒沙进行治理,搞绿化,修水利,种粮食,兴办养猪、制砖、饲料加工企业,公司实现了滚动发展。迄今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昔日冷清的西部荒山僻壤,如今成为造就生态经济的好土壤,植树建园、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正在兴起。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尝“生态家园”甜头的农户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小小沼气池,真是我们致富的‘聚宝池’!”
“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污水到处横流,房屋苍蝇乱飞”。这是昔日北流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今天的农户陈裕碧的小院,是这样一幅美景:一幢漂亮的三层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房前屋后的龙眼树、芒果树郁郁葱葱,小鱼塘碧波荡漾,厨房里的淡蓝色火苗在欢快地跳动,院里还种了青菜和鲜花。
从1997年起,北流市把以养猪为重点的畜牧业和以水果为龙头的种植业紧紧扭在一起,粪尿导入沼气池,沼气入室照明做饭,沼液沼渣入田做肥料,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构建起一座座“生态家园”。北流市罗政村村民罗承,如今进行生态家园建设后,用沼气一年可省下煤气费900多元,种果养猪养鱼又增收上万元。
如今,北流市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农民公园13个,文化广场12个,灯光球场65个,图书馆31个。近两年来,数万名农民获“绿色证书”,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北流成为广西第一个“吨粮市”。
生态家园建设,不仅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系列深刻变革,还直接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03%,高于广西平均水平。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有关计划,到2010年,全国生态农业县将达到300个,覆盖面积3亿亩;全国人工种植草地、改良草地面积达到9亿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5%。西部地区的每个省区要重点建设好1至2个生态农业示范县。西部150个县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建设以日光温室为依托,集种植、养殖、太阳能和沼气利用为一体的庭院生态工程。农业部提出力争用10—15年时间,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一个花红草绿、瓜果飘香的特色农业生产区。